一起看书网 www.yqkbook.net,最快更新1926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五百七十九章抗战东北泥沙俱下(三)
------------
第五百七十九章抗战东北泥沙俱下(三)
而在吉林东北的依兰道和吉林东南的延吉道中间,驻吉林的东北军还有一个独立21旅,这个旅驻扎在中东铁路的最东端,也就是现在的绥芬河一带,正对着海参崴。\\www。Qb⑸.cOM\\
这个21旅旅长赵芷香兼任绥宁镇守使。这个旅兵员5336人,步枪4387支,重机枪32tǐng,迫击炮6mén,山炮4mén。
吉林省唯一的一个骑兵旅是骑兵第4旅,旅长常尧臣,驻防在长chūn西北附近的农安。兵员2820人,步骑枪2800支,重机枪18tǐng,迫击炮12mén。
吉林省的这些部队,加上公署直辖的辎重工兵炮兵,总兵力五万四千名。
除了正规军,吉林和辽宁一样,还有人数众多的公安团、保卫队,总计5万3千人。这些准军事部队,统归吉林省警务处长王之佑管辖。
驻吉林东北军的八个旅,明显分为两种编制,一类就是旅长兼任镇守使的旅,一般都有四mén山炮或野炮,但是没有轻机枪,迫击炮也很少,按照行政区域分散配置,这就是所谓的省防旅,以绥靖地方,担负警备任务为主。
李桂林、丁超、赵芷香、李杜、吉兴旅就属于这种类型。
而另一类则是旅长不兼任镇守使的,张作舟、苏德臣、邢占清这三个旅,这些旅迫击炮多,驻扎在中东路沿线,便于机动,而且大量配备了轻机枪。这三个旅也就是所谓的国防旅,也就是东北军的jīng锐部队。
这三个国防旅没有配备任何山野炮。原因很简单,不是这些国防旅的炮兵弱,而是东北军奉行的是炮兵集中使用的战术。吉林驻军原本有一个穆纯昌炮兵团,配备36mén野炮,如果匀到三个国防旅上,每个旅足可以装备一个12mén野炮的炮兵营。但不幸的是,这个被称为吉林陆军jīng华的炮兵团,在九一八当夜,在长chūn南岭兵营被日军先一锅端了。
驻吉林东北军的装备,在东北军系统中,强于驻黑龙江东北军,弱于驻防辽宁省的东北军jīng锐,属于中上水平。但是这样的装备,已经强于关内很多中央军的部队了。
要知道,这一时期,号称中央军四大主力师之一的中央军教导二师,总兵员一万八千人,人员数量上相当于吉林军三个省防旅的兵员。但在武器装备上,可就比不上东北军三个旅了。
教导二师没有几tǐng轻机枪,重机枪只有36tǐng,仅仅相当于吉林军一个省防旅的水平。
教导二师的迫击炮有24mén,略超过三个吉林省防旅,但却比不过吉林军一个国防旅的水平。
教导二师有火炮12mén,也只相当于吉林军三个二流省防旅的水平。
而像吉林长官公署卫队团那样的另类,一个团装备12mén山炮,如此强横的装备,放眼全国,更是无人匹敌。
只不过,武器再强,也是要用人来cào作的。
九.一八后,鱼龙hún杂的东北军的将领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相反,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在想着站队的问题,帮谁?打谁?抗日?归降?
在外敌入侵的国难时刻,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可这样的事情偏偏就发生在东北军身上了,这不能不说是东北军的悲哀!!!
吉林驻军九个手握重兵的旅长中,第一个出来给熙洽站台的,是他的同学,独立27旅旅长兼延吉镇守使吉兴。
吉兴这个人,用现在一个流行词来说,也是“海龟”。因为吉兴是日本士官学校中国队第8期炮科毕业生,而熙洽正是跟他同一期骑兵科的同学。这一期中国留学生总共才54人。
只不过,在这54名中国留学生中,名气最大的,既不是熙洽也不是吉兴,而是倒霉的张辉瓒同学。
张辉瓒同学很不幸,不到一年前,他刚刚落入江西红军之手,被砍下了脑袋,绑在木板上顺着赣江飘下去了。
但幸运的是,在太祖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里,因为有了“前头捉了张辉瓒”这一句。自此,张辉瓒几乎被整整一代中国人所熟知。
不过,仅仅靠同学关系拉人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让吉兴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熙洽的原因,是因为吉兴和熙洽是同一个姓氏,爱新觉罗!吉兴属于满洲正白旗。
吉兴虽然没有熙洽那种“黄带子”的尊崇身份,不能算正牌子宗室,但是他依然属于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说到借日本人的手恢复满清,他打心眼里赞成。因此,熙洽一个电话,他就立马答应了。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很快,23旅旅长兼吉长镇守使李桂林也答应跟熙洽走。骑兵第4旅旅长常尧臣也归顺了熙洽。
对于旅长一时策反不了的旅,熙洽就对下面的团营长这些中级军官展开yòu降。刚刚从省城吉林撤出的25旅两个团是国防军,本来是张作相的起家老本,熙洽趁着旅长张作舟还在锦州帮张作相料理丧事,军中无主,把两个团长刘宝麟和夏洪谟都yòu降了,25旅不愿投降的部分官兵则在几个营长的带领下逃走。
这样,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熙洽就从一个光杆司令一下子就变成了坐拥三个半旅的实力派。有了枪杆子,吉林大部分地方政权只能纷纷就范。
吉林省当时一共有44个县,熙洽利用归降的军队控制了南部的20个县,从而从南面和经过朝鲜进入东北的关东军有了稳定的陆路通道。
有兵就有地盘,有地盘就有钱粮,这是东北这些绿林出身的将领们深信不疑的法mén。
前面说了,吉林省一共有8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现在已经有3个半旅被熙洽拉走,熙洽的腰杆顿时硬了起来。
不过,有兵还得有将,谁来带兵呢?熙洽自己军政一手抓,还要稳定后方,自然不能上前线。归顺的三个旅长倒是有资格带,不过当时胡匪纷起,三位旅长两位兼着镇守使,绥靖地方都来不及,更何况属下部队也是人心浮动,熙洽也不敢让他们离开原防区。几位投降的团长资历又太嫩。哪里去找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资历,关键还愿意为他熙洽出力,敢于正面和张作相对抗的统帅呢?
思来想去,熙洽想到了一个人,谁啊?吉林军中有名的于大头.
于大头的大名叫作于琛澄。于琛澄资历很老,当初吉林省只编两个师的时候,一个师的师长是督军张作相,另一个师长就是于琛澄于大头,吉林军的不少军官都是他的老下级。
于大头为人很豪爽。尤其是于大头有钱,他家里开着九天十二德二十一家商号,结jiāo朋友huā钱似流水,在军中人缘又好,黑道上也很吃得开。更重要的是,于大头因为牵扯进郭松龄反叛的事情,已经被张作相赶出了军队。对张作相视若仇人,让他来打张作相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果然,在熙洽的邀请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于大头,扔掉算盘重新穿上军装,当了熙洽的吉林省剿匪司令。在熙洽和于琛澄的经营下,以降兵为基干,再加上于琛澄依靠他和绿林的老关系收编的大批胡匪,熙洽终于拥有了一支自己的军队,一支他认为可以帮他“恢复大清”的军队。
当熙洽刚刚成立吉林长官公署,宣布“独立”时,为了安抚人心,他还特意向吉林大小官员表示,他这么做,仅仅是权益之计,时局一稳就会请张作相回吉林收回大权。但是随着他自己羽翼丰满,熙洽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咄咄bī人,再也不把张作相放在眼里,张学良这个后生就更不用提了。
在对熙洽最终失去幻想后,张作相才痛下决心,与熙洽划清界线。以诚允为代理省主席的吉林省政fǔ才在宾县成立。顿时,两个吉林省政fǔ南北相望,开始大唱对台戏。
其实和熙洽一样,诚允也是旗人,隶属正红旗。虽然诚允不像熙洽那样是黄带子的宗室贵胄,但诚允也算是八旗名mén之后,瓜尔佳氏属于满洲八大姓之首。然而和熙洽不一样的是,诚允没把“光复大清”当回事。想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大喊满汉一家,等清帝退位了,遗老遗少们就要跟汉人划清界线,搞满**立,这算是怎么回事呢?所以,这位诚允就认准一个理,满汉即便不是一家,那也不是外人,日本人才是外敌。
诚允也算是个干才,很快就在在宾县搭起一个省政fǔ的架子,一切因陋就简,安抚地方,收税拨运,干得也算滴水不漏。然而,枪杆子里出政权,也只有枪杆子里才能保政权。没有足够的军力作后盾,诚允的省政fǔ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而此时,和熙洽相比,站在老督军张作相这边,愿意抵抗外敌入侵的吉林省驻军竟然还不如叛逆熙洽的军队多。更不要说,侵入吉林的还有数千日本关东军。
说到这里,恐怕有人要奇怪了。吉林省原有8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9个旅被熙洽拉走3个半,那好歹还有5个半旅啊,怎么投降的叛军竟然比没投降的还要多?
……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