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谁是奸细

杨老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一起看书网 www.yqkbook.net,最快更新三国之霸天下最新章节!

    目送太史慈、典韦、华雄、黄叙、张郃、褚燕和田丰七骑绝尘而去,杨奉的心情也有点如释重负,征服、剿灭异族是杨奉来到汉末时代最期望做到的事情,邪马台国和辰国的成功使得杨奉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此次断然北征,与其说是为了扫除身后的隐患,使自己可以全力与袁绍、曹操、丁行周旋,其实不如说是杨奉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大动此干戈,更是为了拓展自己日后的疆土。

    回了回神,杨奉策马转身,向信都方向而去,许褚、郭嘉两人急忙跟上。

    一路之上,杨奉一言不发,弄得许褚和郭嘉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杨奉为何在送走太史慈等人之后反倒是变得心事重重了。

    许褚是一个粗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便朝郭嘉使了一个眼色。郭嘉会意,一夹马腹,纵马上前,与杨奉并行,转头对杨奉道:“主公,可是为太史将军等人担心?”

    杨奉微微一笑,并未接话。

    郭嘉见状,又道:“太史将军虽有衮州之败,但却也是因为荀谌投敌所致,非是太史将军能力不足。而且,此次太史将军又是主动请命,必然会小心万分,唯恐有负主公之厚托,而且还有符皓从旁相助,张郃、华雄、褚燕皆是我军之文武全才大将,征讨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必然马到功成。”

    杨奉见郭嘉误会了,停下了马匹,转身望了望身后,微微一笑道:“奉并非是担心子义,而是担心此战之后,会使得鲜卑和夫余等国有唇亡齿寒之感,联合起来,如此的话,我军下一步进军鲜卑和夫余便会是更加困难。”

    郭嘉脸上一红,心中暗道,原来主公担心的并不是太史慈,而是如何能够进一步开疆阔土,看来主公思虑之远,非是我等所能及也。

    许褚这时也赶了上来,驻马在杨奉的右侧,闻言忍不住插嘴道:“这有何难,子义素来骁勇善战,只要能够平定了高句丽,必然能够使得鲜卑和夫余等国望风归降,说不定兵不血刃便可一统北部各国呢。”

    杨奉知道许褚的脑筋简单,对于这种问题只是单纯地从他自己知道的最表层去理解,摇了摇头道:“仲康此言差矣,我军将邪马台国灭国,将其国中男子杀的一人不剩之事,必然早就传到了北部各国,这个消息也许会为子义他们带来很大的困难,更可能会使他们因此而全军覆没。”

    许褚吓了一跳,急声道:“主公莫要故意吓许褚,这样说来,子义他们岂不是回不来了吗?”

    杨奉叹了一口气道:“也不是如此,我已经给了太史慈一个锦囊妙计,告之其在遇到第一个左右不定的困难的时候开启,也许能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这次我之所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让子义他们率军北伐,其实也是为了日后的一统中原做一个准备。”

    郭嘉已经明白了杨奉这样安排的目的,听了杨奉的这话,接口道:“主公是不是想吞并北部各国,然后一面从幽冀向西出兵,一面迂回包抄,出奇兵在其身后,丁行、袁绍等人必定会始料未及,措不及防。”

    杨奉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能不能成功,就看子义他们了。若能成功,我等再毋须担心袁绍、丁行、曹操等人的联盟了。”说完之后,杨奉一夹马腹,纵马向前驰去,许褚和郭嘉见状,急忙跟上。

    高句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由沸流部、多勿部、椽那部、贯那部、桓那部五个部落共同组成,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立国,这标志着沸流部的形成,公元前36年建立多勿部,公元22年置椽那部,虽然《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中迟至公元72年才出现贯那部,公元74年才出现桓那部,五部类似五个半独立王国。高句丽国家就是五部的政治联合体,高句丽王对各部的统治主要表现在对各部官员的任免上。

    高句丽王并不是终身的,最多能在位二十年,更不能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女,而是要在下台之前开一个“会群臣”,也就是五部部长会议,这既是高句丽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也是其最高执行机构。

    “会群臣”其实就是从其余四部部长中选出一人成为新的高句丽王,在这一点上高句丽政权似乎是民主集中制在封建社会的一种体现。正是这种最民族和文明的政权交接的出现,才使得高句丽国能够逐渐强大起来,并且一直持续到了唐朝才被灭国。

    在杨奉出兵高句丽的这一年,正是贯那部部长朱能任高句丽国王的第二年。

    以往能够从一部部长被推选为高句丽国王,年龄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在任十年也就不错了。但是,朱能在去年成为高句丽国王的时候,却只有三十三岁,从年龄的优势上来看,在三十三岁便能够成为高句丽的国王,朱能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但是,朱能如此年轻的年龄却也成了高句丽提前七百年被灭国的原因,因为朱能的年轻,使得他并没有对大汉军队的进犯感到恐惧,而是勇敢而自信地接受了挑战。

    为了不让高句丽国有任何察觉,进而达到突袭的目的,杨奉这次的大军集结也是做的十分小心了,将五万人马(杨奉又为太史慈增加了两万人马以作攻城之用,其中一万辰国人,一万幽州军,这两万军经过半年的类似于陷阵营的训练,效果虽然不如陷阵营强,却也大大出于杨奉的意料以外)化整为零之后,然后在辽东郡的本溪汇合。太史慈等七人则随后到达,率领大军突袭高句丽的京师丸都,以达到趁其不备,一战而胜的效果。

    但是,不知是是什么原因,高句丽王还是知道了太史慈军队的异动,不过,很可惜或者说很幸运的是,高句丽王并没有去想邪马台国是怎样灭国的,辰国是怎样一步步被杨奉一步步蚕食掉,最后也被灭国的,而是很自信的相信自己的军队。

    经过了衮州之败,太史慈似乎变得更成熟了,高句丽的细微变动没能逃过太史慈的眼睛。既然消息已经外泄,奇袭的计划便宣告流产,太史慈自然不会拿着七万人马去强攻对方高大的城墙,毕竟他所率领的都是骑兵,用于攻城战,实在是浪费而又效果不大。

    发觉了高句丽军队的异动,太史慈马上停止了奇袭的作战方案,命令就地扎营,与田丰等人商议对策。

    太史慈望着帐内六人,脸色凝重,沉声道:“诸位,主公此次调兵遣将,行事甚为周密,没想到消息仍然被透露到了高句丽国。方才我军派去的探马回报,说是高句丽王正在从四边收缩兵力,看来是已经知道了我军准备进攻的消息了,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褚燕首先道:“将军之意,莫非是我军内部出了奸细不成?”

    太史慈轻轻颌了颌首道:“不错,此次出兵虽说是在半年之前主公便开始准备,但是也仅限于我军的高层人员知道,而且就连大军的训练也都是封闭式训练,如此周密的安排部署,就连袁绍、曹操等人都没有探查到,若是没有奸细,如何能传到远处北方的高句丽呢。”

    田丰轻轻颌首道:“太史将军所言甚是,丰也感觉此事蹊跷,只是没有想到会有奸细告密。”

    典韦听了,叫嚷嚷道:“他奶奶的,是谁告了密,老典若是知道了,非把他的脖子拧下来当夜壶不可。”

    听了典韦的话,太史慈不禁莞尔,微微一笑道:“慈昨夜细思良久,最终觉得这奸细并非是出自我军内部。”

    众人闻言,不觉奇怪,不是出自内部,外人更不可能知道如此重大的军事秘密。

    突然,张郃的眼睛一亮,脱口道:“太史将军莫非是说这辽东太守公孙度?”

    太史慈点了点头,心中道,主公曾多次提及张郃是一员智勇兼具的上将之才,今日看来果然不假,口中道:“慈也只是猜测,并没有什么证据。”

    听了太史慈的话,众人不觉都沉默起来,更是觉得事态严重了。

    这次杨奉之所以敢让太史慈的五万大军孤军深入,便是因为此事甚为隐秘,高句丽国无人知道,并没有防备,突出一个“奇”字,攻其不备,以最快的方式直接逼到高句丽国京师丸都城下,再以具有几乎和陷阵营相同攻城能力的两万士兵攻打丸都城,一举将其拿下。丸都只要失守,高句丽必定举国大乱,群龙无首。只要太史慈按照杨奉的吩咐,严明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必然不会遭到太大的反抗。

    一旦高句丽国的局势稳定下来,杨奉便会开始施展他的同化策略,大力提倡两国通婚,并许以厚重的好处鼓励高句丽人迁入青冀两州,鼓励幽青冀三州的百姓迁入高句丽居住,如此一来,多年之后,高句丽势必也会和辰国一样,分不出谁是高句丽人谁是汉人了。但是,太史慈大军准备入侵的消息已经被高句丽王所知,奇袭的目的已经达不到了,这五万大军要想灭掉高句丽的可能性便几乎为零了。

    过了良久,田丰说了一句话:“俊义虽然没有证据,但此猜测应该八九不离十,丰倒是有一计,可以查出公孙度是不是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