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什么叫天意

沈三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一起看书网 www.yqkbook.net,最快更新大唐公主的小驸马最新章节!

    讲道理,这好事自然是轮不到王彬的,就算他是沈三问的兄弟也不行。他入府里晚,做得事情也少,这享受果实也得有个先来后到,辛苦奉献的人主动拒绝了,沈三问很懵啊。

    可这事现在没得改了,崔玄宋先后拒绝,王彬那句话又等同于“我好想去”,他们二人还能说,你别去了不成?

    那真的是三个人都不高兴了。

    这叫什么事。

    沈三问:“那就这么定了?”

    恩,这事就这么不算太草率的决定了。

    事情商议完,其他人就先走了,崔玄借口还有新的规程没确定留了下来。

    这自然是有要事,还得瞒着两个重要人物,并且这两个重要人物还很主动的走了。宋没有留下来解释为什么,放心让崔玄留下来解释。王彬有些理亏,先行告退。

    宋崔二人,在对外人的时候,自然是团结无比的,可是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就算方向一致,方案也会有很多差别,他们又是不分主次的。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公主在拿主意。

    二人是合作中有着差异和竞争的,但大体上二人又是相互信任的。

    大事,互不相让,据理力争,小事,宋都会相让。

    这次又是怎么了?

    崔玄给出解释,“这巡游看似是个美差,但不适合宋,他一直有清廉之名,不喜欢收礼,也不喜欢宴饮,到了外面,不收礼反而是得罪人,对他来说是种折磨。”

    沈三问点点头,有些习俗是很难改变的,宋这样的“老实人”,收了吧名声毁了,不收吧,别人心慌。哇!要是王彬去,得收多少庸才的礼物,有必要预定一份礼单,毕竟宋好糊弄,王家少爷的眼界可高的多,还是奉旨收税。

    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得有个限度。能够带来一地的繁荣,适当为自己谋些私利,沈三问也认可,毕竟近水楼台,做官的能量和消息都快,他们的富裕不可避免。但是靠剥削、收税,吸别人的血,将自己的富裕建立在让他人的痛苦身上,沈三问只想一口铡刀伺候。

    一刀见血,见血封喉,锋利无痛,带你体验身首异处的快感。

    当然,现在是英明的武则天陛下统治,这些事情也不用他操心。

    计划定好了,一个月内将消息发往全国,两个月后,由王彬和杨平一起出游,巡查各州。

    白杨树,那象征铮铮铁骨和不屈傲气的树,也被运送到了京城。

    沈三问已经有一月没有上朝,可朝堂上却有关于他的传说,树林无用的各种言论被有心人传的风生水起。明明此事只在朝廷中被人知悉,有心人倒是省去了他宣传普知的功夫,感激不尽。

    最可笑的一种言论是,旱涝乃是天降罪恶,惩罚不明之君或者无良百姓,老天自有公道,就算植树可以抵御灾害,也不应该造林。

    今日,沈三问屹立朝堂,打算打破这种奇怪的舆论。众臣看到这位稀客,心里暗自判断,他本人再一次亲临,势必引起一番腥风血雨。

    此时,狄仁杰一边在与皇子们授课,一边关注着朝堂的动向,沈三问又来了,造林之事该有个结果了,这明明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这群人就这么犹豫。沈三问两个月没怎么在朝堂出现,看来是很难处理。皇帝那边不一定相信,朝臣又是这个态度,他是不是积极性受到打击了,然后一直在想对策,想出来吗,这次上朝不会是放弃了吧。

    若是事情实在难办,他怎么也得出廷说句公道话。就他翻阅的资料而言,森林与旱灾的确是有关的。

    武则天抬头就看到沈三问,接着就头疼起来,起了造林的势头,一个月偶尔上朝,一个月无影无踪,真是岂有此理啊。

    也不等随侍高声传唱,直接金口一开,“沈三问有何事要奏?”

    沈三问心里有些委屈,旁人都是爱卿,或者官位姓氏后面加上大人二字,他难道已经失去吾皇的喜爱了吗。

    “有了天降喜事,所以臣特意禀奏。”

    沈三问顿了顿,朝中众人心里发寒,这是要整什么幺蛾子,要被天子知道的喜事,他们怎么不知道。

    武则天冷淡开口:“说。”

    沈三问:“西域商人给臣送了件礼物,据说是来自佛国,是受了佛祖指引前来,托微臣转呈陛下的。

    是一种神树,名叫白杨树。”

    朝堂又开始哄堂大笑。

    “不就是杨树吗?与胡杨树,青杨树,大叶杨,有什么区别,居然用神树称呼。”

    “驸马爷是不是被异族商人给骗了,佛祖为什么不让他给我们每个人送一棵,那样大家才好相信。”

    沈三问呵斥道,“大胆,佛祖赐的树自然是神树,这是只要有小草生长的地方就能存活的树,谁敢说他不是神树。异族商人耗费巨大,千里送树,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去,就是为了欺骗我?一棵树运到洛阳来需要多少钱你们知道吗,还给不相干的人每人送一棵?佛祖你也敢编排。”

    像我这样长的帅的才可以得到佛祖的恩典,你们是哪根葱?

    刚才还笑得得意的几人,被点名批评,脸色涨红不再出言嘲讽。

    武则天:“继续。”

    沈三问回道,“臣以为种植这种神树达到一定的面积,那旱灾再也无法侵扰我大周百姓。”

    武则天:“有把握吗?”

    沈三问呈上奏折,里面写明了具体事宜。

    “只要朝廷愿意褒奖那些造林有功,使一地脱离旱灾的官吏,此事必成。另外路径数目茂密的荒山,也该接受朝廷管理。”

    部分手中有山地的人又不乐意了,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自用地内是有绝对支配权的,现在还得受管理,太过分了。

    “陛下,旱灾自有天意,天意不可违啊。”

    “忘陛下三思。”

    “忘陛下三思。”

    “忘陛下三思。”

    跪了一地。

    沈三问站立着,感受着自己的尊贵与睿智。

    武则天不屑于与这一众人解释,“沈爱卿以为当如何处理。”

    沈三问:“对官吏的褒奖可以半年为期,但是看到效果需要三年,臣给天下爱民如子的官吏讨一个升迁的恩典。

    至于诸位大人的天意直说,臣不敢苟同。造林只是对抗旱灾的一种形式,若天意真的要闹旱灾,自然有他自己的闹法。三年不发旱灾,那说明天意不反对大周造林啊。

    天佑大周,所以才赐下神树,让臣想明白造林之法不是吗?

    至于那些觉得天意是惩罚臣民的,莫不是心中有愧,以为天意要惩罚他们的,期待着百姓为他们应灾?”

    众臣无言,这什么破树,看来必然不是从天竺来的了。

    武则天没有在意沈三问的诛心之言,开心的应道,“准。此事交于你全权负责,朝廷任何人不得阻拦,五品以下官吏,可以依此升迁。”

    若是真的就三年,旱灾就得到缓解,那百姓的日子就更好过了,她这个皇帝当的也舒心,也对得起最初的志愿。整天这群大臣就在哪里吵这里需要钱,哪里需要钱,少开支赈灾那一部分,她就能财大气粗不少。

    想到这里,看向沈三问的眼神又变了,这女婿真的不错!

    下了朝,沈三问提腿就走,我不知道什么叫天意,我只知道皇帝就是大周的天,我想做的事,都是天支持的,你们能奈我何。心里眼里只有自家那点芝麻绿豆事,对不起这身官袍,要不是还有点用熟悉业务,分分钟让你们下岗。

    下了朝,一些不愿意造林和被管理自家山地的人也在心里说了一句,年轻。要施行全国的事,议都不议论就直接走人,陛下看来没有真心造林,驸马爷躲在府邸写自己的书yy就好了,大家看在你的身份都会尊重你,为什么要来掺和朝廷的事呢。

    下了朝,消息终于传到了狄仁杰耳中。

    先是借助神灵之说,然后借陛下之口,都没给这群人说话的机会,就把事情轻松办好了,好!

    不过,造林的具体执行,没有在朝堂上议论,若是这些人再继续拖延,这等利国利民之事,要等到多久才能得到执行,陛下怎么能容忍他如此胡闹。朝中这些官吏有不同的见解,如何能心甘情愿的去执行。

    这林两年要是造不起来,那每年会有多少百姓吃糠,国库开支还够用吗?

    感慨之下,狄仁杰来到了陛下的书房外求见。

    武则天很快宣了他,“可是和儿的功课有什么问题?”

    狄仁杰:“皇长孙天资聪颖,臣是为了造林之事来的。”

    武则天笑呵呵的问道,“你这是来给谁当说客的?”

    狄仁杰一身正气的回道,“我是来为天下百姓做说客的,是特意为了陛下前来。臣以为,造林之事,应该从速讨论施行,绝对不可拖延,因为沈驸马的性子此事已经延后了两个月,可如今有了白杨树,不能也不该再拖了。”

    武则天意外的“哦”了一声,“爱卿言重了。”

    说完,将奏折递给他。

    如何种树,如何奖励,选择种树之地写的明明白白。

    这树,也不占用耕地,只是在路旁、田地附近、庭院旁加强绿化,将荒山之上的森林覆盖率提上来,有主荒山,也不得随意砍伐幼苗,只能动用老树。也在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上种树,再者是将近期砍伐树林之地还回去,从今往后,只鼓励对非林地的地区开荒,否则无法取得田产地契。

    等等。

    规划详尽细致,末了还附上最近两个月的试验种植成果,证明他没有偷懒,附上洛阳一些小世子的劳动和趣事,证明他亲力亲为的用心良苦。

    狄仁杰看着看着就笑了,“江山之福,社稷之福。”

    不过,武则天想的更加深远,“你有没有觉得他变了,开始接受权势了。”

    狄仁杰愣了,“臣相信一个人不会轻易改变的,他不会有更多想法的。”

    武则天:“他这么转变也是好事,太平的性子终究有些仁慈,这样朕才放心。”

    狄仁杰问道,“陛下放心,有长孙呢。”

    武则天笑着回应,“和儿甚和朕的心意。”

    君臣都笑得开怀,后继有人啊。

    沈三问回府之后,继续琢磨造林的事情,陛下那句任何人不得阻拦,是不是在暗示这些老东西会给他使绊子。

    他们有这个胆子吗?

    他们又能怎么阻挠?

    思考了几种可能,也想好对策,沈三问一一写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怕。

    忙完这个,他觉得,崔玄的事,也应该给公主提个醒。只是这话有些说不出口,该怎么暗示呢。

    沈三问在公主面前踱步来去,然后开口道,“公主以为,明君逍遥,贤臣把持朝政,这样的朝廷好吗?”

    公主瞪了他一眼,与武则天的眼神如出一辙的犀利,“你有听过那个对朝政不管不顾,逍遥自在的皇帝,被人称为明君的?把持朝政,你确定他是贤臣吗?你是不是对贤臣有什么误解。”

    沈三问点点头,“公主慧眼识珠的崔玄是贤臣吗?”

    公主回道,“君弱臣强,君强臣弱,明君之下才有贤臣,有治世的奸臣,也有求安的昏君。”

    沈三问:“公主与崔玄意见相佐的时候多吗?”

    公主:“不多。”

    沈三问:“那以后可能会多。”

    公主:“能臣是可遇不可求的,刘邦为什么要用韩信打仗,因为没有韩信,他六十万大军也打不过项羽十万人。”

    沈三问:“可是韩信最后死了。”

    公主:“刘邦还算一个重感情的人,韩信太过了。”

    沈三问:“其实刘邦也不希望韩信活着,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公主:“你不必担心,我知道长孙无忌的教训和作用。”

    虽然没有嘉靖帝养肥严嵩的霸气,但是唐太宗给儿子的考验,这教育还是流传到了这一辈。

    沈三问:“那我就放心了。”

    不止是担心公主出什么问题,他也很想救救他的老友。

    这一天的末尾,沈三问又投身文部,文部的财富已经堪比大州的税收,这笔钱需要好好利用。若是一直囤积着,是社会财富的浪费,只有花出去,才能让大周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