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书网 www.yqkbook.net,最快更新初唐第一猛将最新章节!
第七十七章 杀!杀!!杀!!!
经过再三的劝解,老猎户终于不再坚持自己亲自带领大军翻越山岭,而是让自己的孙子刘长生代替自己前往。刘长生今年二十二岁,是老猎户二十年前在雪地里捡到的一名弃婴。从十二岁开始,便跟随着老猎户上山打猎,老猎户的一身本领早就被他学会,对于山林的熟悉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与老猎户。如果不是考虑到老猎户年老体弱,需要照顾的话,他早就报名参军去给自己的二爷爷一家报仇去了。如今终于有机会去杀回纥人,他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大军在小山村内停留了一天,首先李恪派人把老猎户送到檀州城内安顿好,老人家年事已高,唯一的孙子又要跟随大军出征,没有人照顾是不行的。尽管老猎户再三的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照顾,李恪依然做出了安排。其次,刘长生不会使用滑雪板,现学是来不及的,于是让士卒们动手制造了一个雪橇,行军时由士卒们轮流带着他在前面引路,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大军的行进速度。
东平山南麓一共有五个地点可以供大军翻越山岭,经过研究李恪决定取其中的三处地势较为平坦,方便大军同时翻越的地点作为突破口。三路大军相距约三十里,从西向东分别由薛仁贵、房遗爱、程怀亮三人统御,每人各率领万人队伍向回纥大军发动突袭,而李恪所率领的五千人马则坐镇中央,随时接应需要援助的部队。
东平山平均高度并不算高,也就是一二百丈的高度,但是对于脚踏滑雪板的大*队来讲,想要成功的登顶也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三路大军才在刘长生的指点下抵达山顶,进入到预定的埋伏地点。为了避免被回纥大军发现行踪,大唐的军队并没有完全的登顶,而是在靠近山顶的南侧驻扎了下来。
夜幕降临之后,李恪在房遗爱和刘长生的陪同下,来到山顶观察回纥大军驻扎营地内的情况。不知道是对方过于自信还是过于大意,他们并没有在山顶之上安排哨兵,否则的话大唐三万大军的行动,一定难以逃过对方的眼底。
通过谷内遍布的篝火不难判断出,回纥的大军已经遍布于,东西长度超过五十里整个山谷之内。这一发现不得不令李恪怀疑,对方会有什么进一步的想法或者行动。严格来讲,整个山谷已经不能单纯的算作是山谷了。根据刘长生介绍,两座山之间最宽的地方,在山谷的中央部分,两山之间的距离超过了两里,大部分的地点,宽度都在百丈左右,只有三个出口处附近才相对于狭窄一些。如此宽阔的山谷,正常情况之下最多十余里的长度,便可以容纳下十万大军,回纥大军如果没有什么想法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分布于五十里的范围之内。
有了这个想法,李恪不由得再一次从心里暗骂起侯君集: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手底下空有六万大军却不思进取,如果不是自己来的及时的话,指不定回纥方面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呢!如果他们出其不意的对顾州或者胜州发动突袭,在事先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两地是根本就无力抵挡住十万大军的攻城的。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的话,这个该死的侯君集就是玩死也难逃其咎。
回纥的大军驻地并没有建起护栏,一是当时情况太过于紧急,再加上天寒地冻的,地面冻得坚如磐石根本就挖不动,二是两面的山峰相对较为陡峭,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大唐的军队到了山上,也很难向山下发起冲锋,相对开阔的地势又使得大唐的军队,即便是占据了山顶,也很难用弓箭和落石对驻扎于山谷中的回纥军队发动突袭。
但是,大唐的军队恰巧就不属于正常的部队,正常情况下做不到的事情,到了大*队尤其是脚踏滑雪板的部队的眼中,陡峭的山势和平原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要比平原之上更加的囊够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来。毕竟从山上往下冲更加能够增加他们的机动力,甚至不需要花费任何的体力,便可以达到平时难以达到的速度。
由于不能生火做饭,大唐的士卒们只是啃食了一些冰冷的食物后,便钻到了睡袋当中休息。
第二天上午,大唐的士卒们早早的便吃过了早饭。然后便全体进入到休息状态,直到回纥的营中升起了炊烟,大唐的士卒们这才开始了不紧不慢的战前准备工作。他们要在对方刚刚吃过饱饭之后才发起攻击。我们大唐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即便是敌人,也不能让对方成为饿死鬼,这是李恪给出的说法。当然这只不过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李恪的这种做法非常的恶毒,正常情况下刚刚吃完饭就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非常容易引起胃痉挛,也就是俗话说的肚子疼、胃疼。这是非常容易降低士卒的战斗力的,不管谁的肚子或者胃疼起来的时候,都是直不起腰来的,连腰都直不起来又怎么可能有力气去作战。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正值冬季,刚刚吃饱后就灌上一肚子的凉风,无疑会大大的增加胃痉挛的概率的。
那个时代的普通士卒们,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他们只会是认为辽王殿下非常的仁义,就连对待敌人都会考虑得如此周到,那么对待自己人的时候,那就更加的不用说了。能够为这样一位处处都肯为普通的士卒考虑的将领卖命,实在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在下达攻击任务的时候,薛仁贵等三人都特意叮嘱士卒们,这一战是在为柘州的五万多百姓报仇,所以此次战斗不需要俘虏,看到的所有敌人都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
还不等所有的回纥士卒们吃饱,大唐的士卒们便高喊着从山顶上冲杀了下来。还不等到达营地附近,士卒们手中的弩箭,便已经对着山谷中一座座牛皮帐篷发动了袭击。
等到大唐的士卒来到山谷中的时候,靠近山谷南侧的所有的牛皮大帐都已经插满了弩箭。而匆匆的从帐篷中跑出来的回纥士卒们,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形势,第二波箭雨已经落到了他们的头顶之上。很多的回纥士卒甚至都来不及跑到自己的坐骑附近,便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直至到死他们都没有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对于驻扎于南侧的回纥士卒来讲,北侧的回纥士卒则要幸运得多,一百多丈的距离使得大唐的士卒们,即便是到了山谷之中,仍旧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
既然一时之间无法伤害到他们,大唐的士卒索性就不去理会他们,转而专心致志的清理着南侧的残余回纥士卒。
尽管山谷之中已经被清理出很多供人马通行的通道,但是却不可能把所有的积雪全部清理出去,而通过这些个通道,又很难对快速移动的大唐士卒,造成有效的杀伤。
面对着行动快如鬼魅般的大唐士卒,已经在北侧组织好防御阵型的回纥士卒们,根本就不敢发动反攻,只能是默默地看着对方在那边不紧不慢地残杀着自己的同胞。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山谷南侧已经很难再见到活着的回纥士卒。而北侧的回纥士卒们,也只能是依靠着手中的弓箭,阻止着大唐士卒的逼近。
很快的,大唐的士卒们便分出一半的部队,鱼跃着跳过一道道清理出来的通道,通过地面上的积雪路面,向着回纥军队迂回着逼近。
在大唐的士卒们来到了山谷北侧的山脚下之后,并没有着急发动进攻,而是继续向着北侧的山坡冲去。当上升到一定高度,速度开始下降以后,一个华丽的大回环过后,向着回纥的部队冲了过来。但是他们仍旧并没有着急发动进攻,而是利用速度以及射程上的优势,在最大射程范围内,一点点的蚕食着最外围的回纥士卒。
而没有来到北侧山坡的另一半大唐士卒,则在南侧做着相似的快速移动的动作,只不过并没有射出弩箭。但是一旦有回合的部队,试图逃往南侧,他们便立即通过手中的弩箭,将他们逼回到北侧去。
仅仅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回纥的将领们便发出了反攻的命令。但是面对着厚度可以没过腰部的积雪,回纥的士卒们根本就无法追赶上大唐士卒的身影,就更加谈不上发动反攻了。
面对着只能被动挨打,却无力反击的尴尬境地,很多的回纥士卒开始主动地放下了武器,然后下了战马,抱头蹲在地上。但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他们这种行为并没有换来大唐士卒们的停手。不管你是否放下了武器,只要是进入到他们的射程之内,他们便毫不留情予以射杀。
面对着对方无差别的攻击,回纥的士卒终于从心理上开始崩溃,开始毫无目的的四散逃命,但是在雪地之上,他们又怎么可能快得过大唐士卒,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一名回纥的将军在中箭落马的时候,心有不甘的高声喊道:“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放下了武器,你们仍旧还不肯绕过我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