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书网 www.yqkbook.net,最快更新穿越1862最新章节!
塞拉莱。
英法德三国战机噼里啪啦的从天空中一阵猛坠,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真的有点稀了。他完全想不到空战的结果是这样的一边倒。
明明天空中中国的飞机还不到英法德三国战机的一半,受伤的却始终是‘英法德’!
至少100架飞机被中国人打落。
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沮丧的回到了地下室,这太让他失望了。昨天他接到消息,塔盖、豪夫、米尔巴特等多个地方都有空战发生,无一例外,失败者全是英法德三国。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的心就一直忐忑不安的,结果今天还不到10点钟,他就在塞拉莱亲眼目睹了一次英法德三国联军的惨败。
“派人收拢两边的飞行员,谁也不许伤害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可恶的中国人。”
与其等着埃及方面给自己发电报要拯救英法德的飞行员,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自己就抢先把这样的命令给下了,并且很有小聪明的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整个飞行员团体,包括中国人。
十六架英国人新出厂的野蜂战斗机依次从跑道上起飞了,它们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圈,借此爬升到了2500米的高度上。然后就朝向东方,一边爬升,一边直飞过去。
现在的亚丁湾沿线,对于这些三国飞行员们来说,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一片区域。那支都还没有抵到到塞拉莱的快速反应舰队,半道上就被亚丁的电报叫回去了。
英法德三国有着数量众多的战机,拥有n多的眼线。可以最快捷的知道中国机群的活动区域和方向,然而在亚丁湾一线的多次较量中。却始终处在绝对的下风之中。情况艰难的超出所有人的预料,远非索马里战场可比的。
布莱恩带着野蜂们在2500米左右的高度上。慢慢悠悠的越过一片又一片金色的沙漠。布莱恩是直接从英伦调到中东来的飞行员,在来到中东之前他从没见到过这么广阔的沙漠,从空中向下俯视,只见太阳把黄沙照得金灿灿的,耀眼极了。
在与中国飞机交战之前,布莱恩最喜欢的的就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架机飞上一望无垠的沙漠上。
现在他当然不是这样了。发生在亚丁湾沿海地区的空战让每一个三国联军飞行员都胆颤心惊。频频曝出的大空战,每一次掺入的双方战机都没有低于500架过,而每一次给英法德三国联合部队带回的消息都是毫无疑问的惨败!
布莱恩中队本来有24架战机。现在新补充了3名飞行员,整个中队现今升空的也只有16架,伤亡是怎样的惨重已经不需要多说了。作为战前的一名航空兵少尉,布莱恩绝对没有资格担任中队长的,但是惨重的伤亡为他去掉了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年仅22岁的布莱恩现在毫无悬念的坐上了中队长的宝座。他内心里对此可一点欣喜都没有!
两个小时后,浩瀚的沙漠已经从眼前消失了。下方是绿色的草场,生长着一处处低矮的树丛,当地土著的房间一堆一堆的点缀在大地上。
既然下面已经出现了居民区。那就意味着进入了交战区。
现在大规模的空战已经打不起来了,屡战屡败的三国航空兵们不愿意再打了,杰利科等将领们也不愿意再打了,再打下去他们手中的本钱就没有了。到时候还怎么来守护亚丁湾?
谁也不认为靠大批的无畏舰就能打沉中国人的航母。整个战场中潜艇太多了,舰队一出击就会被潜艇观察到踪迹。继续出击的话,不是另有目的。就是自己找死。
现在欧洲人只能用消极的防守战来应对中国人的机群,英国派出的特使也早就抵到了塞拉莱。劝说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离开这座危险的海港城市,回到自家的首都马斯喀特去。并且承诺他的所有损失。大英帝国都会一英镑不少的赔给他。
布莱恩和他的机群就将高度升高到了3500米,他们的任务是巡哨,巡查这一点的安全。如果遇到中国战机,数量少的话他们就会猛扑过去。
战斗力还没办法改装携带无线电台,他们能够得到的认知就是地表上阿拉伯人给出的提示。这些配合英法德三国联军作战的阿拉伯人,当然是大英帝国的劳动成果了。
大英帝国用自己在中东地区二百年的信誉做抵押,换来了马斯喀特教长国的支持,换来了泰穆尔·本·费萨尔苏丹的支持。可这种抵押究竟能否收回来,所有的人真心没一个敢打保票。
布莱恩看到了他从沙漠地区飞到农牧区后这一路上显示出的第三堆平安信号,心里大松一口气。前方就是尼什通了,他在之前的战斗中两次在这个地方遭遇过中国人的机群,每一次都是险死还生。所以在接到今天任务后,他请参谋部的中校堂兄帮忙,查了一下大战结束后尼什通空战的数据,结果发现巡航到尼什通的联军战机有33%的几率遇到中国人,而且在所有遭遇中国战机的战斗里,中国人的战机数量保持在20架以上的几率为50%。
所以,尼什通巡查机群有着20%的几率是全军覆没的,所有的统计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地的阿拉伯人传递回来的。这是一个让布莱恩毛骨悚然的数据,但他却不得不来!
漫长的飞行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这个时代也没有即时通话的无线电通讯,所以飞行员之间也木有办法侃大山。所有的人都只能一边保持航线飞行,一边或者无聊的四处张望,或者干脆想起了心事。
飞在最前面的两架先导机开始摆动机翼。这是一个信号——尼什通就要到了。布莱恩赶紧集中精神,观察起周围的空情——在这附近。遭遇到中国战机的几率太高了。他发出了信号,一半的战机向上爬升。5000米的高度也接近野蜂战机的极限了。
不过周围相当的平静,在最有威胁的那些位置,并没有中国战机的影子出现。布莱恩现在担心的是中国战机躲在云朵里,或是处在更高的位置。
比起战争初期,飞机两三千米的攀升极限,现在的战机5000米也不在话下。这个高度野蜂战机都能够达到,比野蜂战机更新近的中国战机没理由达不到。虽然他们的飞行高度还是经常保持在4000米高度。
野蜂们开始加速。所有人都将发动机的马力开到最大值,原本就狂暴的引擎声更像是要下一刻就爆炸一样,嗡嗡的让人心惊胆寒。没有人想在看到中国人的战机之后再加高速度。想要活命,你必须在碰到他们的瞬间里就拥有最大的速度。
就在这时候,布莱恩前方的一架野蜂突然打破了沉静,它摇晃着机翼,同时间飞行员向外连续打出了三发红色信号弹,这表示遭遇敌机,这表示情况紧急。
9点钟方向!
布莱恩迅速找到了敌人,万幸,间距还有段距离。可悲剧的是敌人有12架战机,前方8架正气势汹汹的向着自己这边赶来,后头还有4架警备。
8架中国战机就像8个在眼前迅速放大的黑点,飞快的就从知了大小变成了麻雀那么大。这些中国飞机显然是发现了布莱恩他们。所以急匆匆的赶过来了。
他们可没有惧敌这么一说。
相反,逢敌必战,这个同当年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如出一辙的骄傲。深深的刻印在中国飞行员的骨子当中。别说现在他们是12架战机,就算只有两架战机。他们也会义无返顾的扎下来。
“中国飞行员真的……了不起啊。”布莱恩默默地想到。如此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在逢敌必战这么个传统的影响之下。中国人还能留下4架战机掠阵,这样的对手,即便是敌人也不容侮辱。
轻敌是飞行员最大的敌人,谨慎就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不过现在可不是发感慨的时候,作为编队的最高指挥官,布莱恩必须带头迎上去,或是带头往回逃。他必须拿出一个决断!
布莱恩义无返顾的选择了进攻。作为大英帝国核心伦敦市的市民,布莱恩生于俱来的骄傲在这一刻压倒了对他死亡的恐惧。
最后的结果就是不言而喻的,布莱恩八架战机全损,只换来了对面八架中国战机两架受伤的战果。
八对八!是的,这一场战争就是8vs8的战争。中国方面压阵的4架战机没有掺入,英国方面飞到更高高度的8架战机连面都没有露。
坠机跳伞逃生的布莱恩脑子到这个时候才有时间去考虑:为什么中队的另外8架战机始终没有露面?
高空中如一朵蒲公英飘荡的布莱恩,这一刻脸色是那么的狰狞可怖,他发誓,只要能活着回去,他一定会报复,一定会让那些懦夫们知道什么是惩罚!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亚丁湾战事,双方的优劣一清二楚。目前看中国海军已经扭转了颓势,正一点点争夺更加明显的战略优势。他们登陆索马里,目的谁都清楚,同时主力舰队出兵亚丁湾,大群的战机不停地轰炸、扫荡亚丁湾北岸,用意也明显的不能再明显。
英法德三国联军在地利和人和上都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还有那么多的战机,却偏偏占不到半点便宜,一次次的空中大会战都是以三国联军的失败告终,局面之差劲比之索马里都不如。自然阻挡不住战局的倾倒。
到这个时候,全世界所有人才猛然发现,属于巨舰大炮的时代真的过去了。英法德三国联合海军那么强大的水面作战能力,因为无法做到保密的问题,赫然被死死的锁在了亚丁湾。空有强大的肉搏能力而无有用武之地!
日本的《朝日新闻》用大量文字地图和分析详细解读了这场正在进行中的大战,他们把近战强大的欧洲舰队比作了700年前的欧洲骑士,把航母作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大舰队比作了当年的蒙古铁骑。因为认知上的错误,这些日本人把蒙古西征的胜利,当成了蒙古骑兵曼古歹战法的胜利。所以很‘恰当’的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当年蒙古人用曼古歹战法吊打了整个欧洲,现在的中国人用航母飞机吊打了整个欧洲,两者极度的相似不是?
日本《朝日新闻》也只是在东京日本有些影响力,在整个东方世界就一般般的。要是这样的说法刊登在《大公报》或是《华夏日报》上,欧洲人肯定会搬出n多史料,对着东方大喷一顿。可是日本的一家报纸么,就根本不起眼了。
整个欧洲现在都在紧张地关注着亚丁湾的空战,中国人现在已经完全占据了亚丁湾东部沿海的优势,他们会不会也登陆建设机场呢?那样战争的整个态势就更加不利于三国联军了。
果然,中国战机在较为牢固的掌控了塞拉莱等地的制空权之后,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就兵不血刃的库里亚穆里亚湾。就是紧挨着塞拉莱【东边】的一个大海湾。虽然那里距离亚丁还有上千公里的路途。可只要中国在岸上立稳了脚跟,他们那强大的国力发动起来,源源不断地飞机就会不停地被送到半岛来。
这个‘脚跟’的威胁丝毫不比索马里的空军基地要小。欧洲人不让中国海航兵在索马里站稳脚跟,他们同样也不能放纵中国海航兵在库里亚穆里亚湾站稳脚跟。
“告诉泰穆尔·本·费萨尔,只要他愿意号召部族发动对中国人的圣战,也门以北的土地全部是费萨尔家族的领土。”
英国人开出了大价钱收买泰穆尔·本·费萨尔,他们之前的算盘被全部推平,现在都只有招架之功了。每日里除了要潜艇部队拼命的进攻以外,就只有尽可能的拉拢当地的土著了。
当然,他们的大后方也在全力的生产飞机、培训飞行员,并且是尽最大努力的向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飞机和飞行员。只是这似乎没啥毛用,英法德三国的工业能力能够制造出足够多的飞机,可他们没这么多的飞行员。
一战时期的航空技术,制造一架飞机比培训一名飞行员简单多了。欧洲人这几年里用尽办法来培养飞行员,可也比不得飞行员损落的速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