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书网 www.yqkbook.net,最快更新进击的刘备最新章节!
刘备击溃孙坚张邈,徐荣击退曹操,现在雒阳以东的几个重要战略要地已经几乎都落入了刘备的手中。
形势已经比进军之前好的多的刘备一边在各地进行土地运动,一边修整军备,随时准备进攻雒阳。
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都掌握在世族的手中,得罪世族是一件十分不明智的事情。
强如刘备,一开始也不能搞得太过火。
他把土地运动的主要范围放在暂时还没有得到开发的荒地,最大限度消除世族的抵抗之心,
但对于那些加入袁绍队伍跟刘备作战的世族,刘备则绝不饶恕,以谋反之罪籍灭其家,成功将他们的所有生产资料没收,再分给积极支持自己的民众。
刘备才不管这些君子治什么经典,有什么品行,汉室数百年的威信犹在,谋反的大帽子还是非常好用。
那些世族也不是傻,刘备这样暗度陈仓的行为自然瞒不过聪明人,
少部分人为了不给刘备落下口实,在形势没有分明的时候开始果断跳到刘备的一方,省的日后遭到打击。
而更多的则索性更紧密的跟袁绍站在一起,拼了命帮袁绍守卫雒阳,以抵御刘备的进击。
麻烦是麻烦一点。
但在这个小农经济主宰的时代,不是生产的世家豪族能有多少人,
那些手无寸铁、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黔首才占了绝大多数。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最终还是由人来决定,
进入中原之后,刘备的政策吸引了更多更多民众蜂拥而来,
刘备从他们中的青壮里选择兵丁加以训练,其他没有被选中的也不会直接放弃。
刘备给他们田亩,给他们农具,更抛出了一个让他们不能拒绝的强大诱惑。
“我不敢承诺太多,但我保证打下雒阳之后,所有支持我刘备的都能念书。
大汉往后,无论出身,无论品行,只要书中的学问学的好,不用去太学,也能入仕做官,
我大汉,以后和万民共治天下!”
这简直是石破天惊的大变革,让不少听闻这个消息的人一时喘不过气来。
其实说起来,东汉的太学入学条件还是比较宽松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平民阶层,
王柔王泽两兄弟颇为佩服的名仕郭泰进入太学的时候穷的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是靠别人接济。
许多人皓首穷经,读到六十多还在太学里面讨生活,
熹平五年的时候六十以上的太学生居然有一百多人,实在是让先帝都目瞪口呆。
太学是不要学费的,正式登记在册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一点的福利,
但这不代表在雒阳生活就不要钱。
一般的黔首哪里负担得起雒阳昂贵的生活费用,更别提长时间在雒阳求学,
所以理论上太学有教无类,但在里面求学的大多还是在雒阳别有身家之人。
而且,根据汉桓帝时候制定的太学生考核标准,要在太学老老实实一层层经过儒家经典的考核,花费最少八年的时光才有当朝廷正式官员的机会。
而豪门大族出身的子弟,不到二十就能混成朝廷的命官。
再加上好多世家豪族自己的教育条件也不错,根本不会把自己孩子送进太学学习。
刘备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详细了解了太学的设定,决定将学问下放,放到各地的黔首手中,
不用来到太学也能在自家摸索研习,虽然吃力点,但总算是能接触到上升的一点渠道。
在不久之前,刘备的这个想法也只能在自己军中先缓缓推广。
可得到《天工开物》之后,他发现原来造纸这么容易,而且还有不用用笔书写,就能快速将字句呈现在纸张上的印刷术。
有了这两项技术,之前被牢牢掌握在世家豪族手中的知识终于可以有机会来到黔首的家中。
刘备打算先广泛推广荀子的学问,以此争取荀家的大力支持,在日后将天书上的学问慢慢编辑成册,让天下人都能享受天书带来的便利。
可以说,这一战事关重大,
不止关系到大汉的兴衰,更关系到很长一段时间内天下万民的出路。
“为了这个,我刘备也不能放弃!”
抵达偃师的刘备军已经扩充到了将近十万人!
是的,正规军就已经接近十万。
除此之外,大量的民众扶老携幼,用扁担挑、用小车推,将刘备军所需要的粮草从各地缓缓运往前线。
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队让在刘备军中的陈纪一度短暂失神。
“这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在陈纪的印象中,小民是不会考虑家国的,
他们只会尽可能将自己可笑的财产藏好,怎么会如此大方地分给官兵?
难道是刘备施展了什么妖术,控制了这些人的心神不成?
“这大概,就是天书中常说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吧……”
张角那本已经没有封皮的某军战术汇编中,多次提到了这个词。
张角没有理解“兵民”和“民兵”的区别,刘备感觉自己已经慢慢理解到了。
守卫偃师的是袁绍手下的大将文丑和董卓军的骁将樊稠。
樊稠智勇双全,文丑武艺高强,
他们明白偃师对雒阳的重要意义,都竭尽全力,把所有可用之兵放在偃师中部,和徐荣麾下的先头部队进行了两次硬碰硬的较量。
偃师北部是丘陵、南部是山地,中部却是广阔的平原,非常适合大队骑兵的展开,
几轮试探性的进攻,徐荣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好在樊稠和文丑手下兵力有限,刘备准备大规模增兵,不考虑什么花巧,在平原上展开强攻了。
大量的辎重和武器纷纷运达前线,文丑和樊稠也闻到了决战的气息,一边抓紧加固城防,一边抓紧请雒阳救援。
可在雒阳的袁绍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可以再支援的人马,他急的抓耳挠腮,赶紧请求袁术出兵,
袁术在叔叔的压力下被迫领军离开雒阳,却在偃师以西踟蹰不前——他非常不看好偃师的形势,绝不肯拿自己手下这点人去填偃师的窟窿。
袁绍也明白弟弟心里的小九九,他只能把守住偃师的最后希望都寄托在董卓的身上。
“董公,跟刘备打啊!”
袁绍披头散发,双目赤红,几乎把一口好牙咬碎,以几近哀求的姿态求董卓出兵。
偃师是雒阳的门户,要是偃师丢了,刘备军就可以随意进攻雒阳,袁绍不相信董卓看不明白这一点。
坐拥七万大军的董卓在刘备南下的作战中损失不大,如果拼死跟刘备一战,至少能把局势拉到相持的水平。
可自从胡轸覆灭之后,董卓宛如一个守财奴一样死死按住自家的全部财富,多次拒绝手下请战,甚至开始暗中将从雒阳搜刮的财宝向长安运输。
袁绍明白,这个老小子是想跑了。
“董公兵马之强天下无对,手下将军更是各个悍勇无双,
刘备哪是董公的对手,还请董公为天下计,出兵为国锄奸啊!”
“这个……”董卓心虚地低下头,半天才苦笑道,“本初,不是我不想跟刘备打,
实在是因为我凉州军水土不服,难以和刘备一战,
这偃师地形平坦,哪比得上雒阳坚城?
等刘备到了雒阳城下,我保证和刘备不死不休!”
等刘备到了雒阳城下汝肯定跑了!
袁绍在心中大骂,还是不甘心地道:
“董公……”
“哎,本初何必咄咄逼人。”
就在袁绍几乎要跟董卓打起来的时候,董卓身边一人突然开口劝解,让袁绍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恭敬地向他行礼。
袁绍可以对董卓无礼,可在董卓身边这人面前,却只能恭恭敬敬,以晚辈的姿态应付。
这人乃是荀爽,字慈明,是荀家的重要人物。
董卓占据雒阳之后,招募天下名仕,荀爽就在其中。
不只是荀爽,太尉杨赐也在董卓身边,听见荀爽开口,也向袁绍投去别有深意的眼神,让袁绍自觉失态,赶紧低下头。
荀爽看了看董卓,又看了看袁绍,道:
“董公戎马一生,难道还用本初教授用兵?
刘备这一路南来,打的都是野战,未必就攻得破这雒阳城墙,
本初自管回去歇息,休要庸人自扰。”
荀爽说的好听,董卓开心的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喜滋滋的道:
“知我者,慈明也。”
杨赐也点点头,道:
“别说雒阳,偃师地形开阔,适合骑兵,董公帐下骁将樊稠坐镇,刘备岂能猖狂?
要我说,董公是智珠在握,匡扶社稷者,非董公莫属!”
袁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杨赐和荀爽都是天下名士,为人清雅高洁,特别是杨赐,皇帝在的时候都要跟他争个长短,怎么会说出这种肉麻的话来。
董卓被两人的马屁拍的极其开心,他捻了捻胡须,笑道:
“那刘备也是英雄,这样吧,我让稚然再增兵一万,定要在偃师跟刘备先斗上一斗。”
杨赐微笑道:
“董公英明。”
袁绍一阵头晕目眩,不知道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他一甩袖子,大步出门,迎面董卓麾下首席谋士贾诩走进来,朝袁绍微微一笑。
“文和慢走!”袁绍拦住贾诩,严肃地道,“文和,董公到底准备如何?
若是准备放弃雒阳去长安,也好让我等有个准备。”
贾诩点点头,幽幽地道:
“董公确实不愿在雒阳跟刘备厮杀,可刘备又岂能坐视我等回到长安?
用不了多久,这雒阳就要大战了,到时候还要袁公襄助才是。”